学霸说保险

信诚人寿的产品真的好吗

482次 2022-04-29

如果提到某家公司的发展状况如何,那么很多人就会关心保险公司到底会不会倒闭,很多人担心自己的保单受影响,并且怀疑保险公司理赔很慢。

想要保险公司倒闭还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即使倒闭了,还有其他的保险公司来对这份保单负责,提供的保障也没有受到影响,只是换了家保险公司而已。要是你对于保险公司倒闭这类问题还有疑问,就来学习一下下面这篇文章:

说到这,下面我们主要研究一下信诚人寿公司实力和理赔速度,还有旗下的产品到底如何~

一、中信保诚人寿怎么样?

1. 中信保诚人寿的实力

信诚人寿也就是现在是中信保诚人寿保险公司,成立于2000年,由中国中信集团和英国保诚集团联合发起创建,目前中信保诚人寿的总部在北京,注册资本金为23.6亿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达1381亿元。

目前中信保诚人寿在广东、北京、江苏、上海、湖北等成立了21家分公司,共在94个城市设立近240家分支机构,公司发展规模大。

而且中信保诚在2020年全年原保费收入达到了234亿元,在过去的一年里保费收入也是不错的。

而且中信保诚在2021年第一季度的核心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都达到了245.34%,银保监会规定保险公司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可见,中信保诚的核心和综合偿付能力都远高于银保监会规定的最低标准。

另外,保险公司一部分的实力通过风险综合评级也是可以体现的,每个季度会根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监测指标数据,将保险公司评定为A、B、C、D四个等级,中信保诚最新的风险综合评级是A级,可见,中信保诚的风险稳定性强。

总的来说,一个保险公司的实力通过保费收入、偿付能力、风险综合评级等方面是可以看出的,比如中信保诚的实力就很不错。

2. 中信保诚人寿的理赔速度

中信保诚的线上理赔模式日益完善,从中信保诚2020年的理赔报告来看,2020年中信保诚共理赔了69.64万件,共赔付了13.5亿元,理赔时效达到了0.39天,理赔速度很快。

总的来说,中信保诚人寿的实力和理赔速度都不错,是一家值得信赖的保险公司。点击下方文章就可以获得中信保诚人寿的更多内容及产品:

二、中信保诚人寿的产品怎么样?

刚才主要跟大家讲的是中信保诚人寿保险公司的实力和理赔速度,所以学姐接下来要测评的就是中信保诚的产品,进行测评的是学姐精心挑选的祯爱优选2019定期寿险:

由图中我们可以发现,祯爱优选2019的保障内容比例比较简单,它能为我们提供的保障是身故以及全残保障,赔付比例就是100%基本保额,除了这些基本保障之外,还设置了保证增额权、年金/增额终身寿险的转换权。那么下面为大家分析一下这款产品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

1. 保障期限灵活

祯爱优选这个保险产品贴心的提供了5个保障期限可以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保20年、30年,或者保至60岁、70岁、99岁,尤其是对于不同人群的需求,尽量都能够满足。

不得不说,最高保障可保至99岁,在定期寿险产品中,已经非常厉害了。

2. 健康告知宽松

不得不说,祯爱优选2019投保门槛比较低,有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的人也能直接购买,能有到这样的条件,在这类人群看来真是得竖起大拇指了。

3. 免责条款少

在寿险中都会有免责条款这项内容,要是涉及到其中的内容,那么就脱离了保险公司应理赔的范围外了,所以这么说来免责条款内容越少、条件越宽松,对于购买者是越有利的。

祯爱优选2019免责条款可以说是并不多,毕竟只有常见的3条,款祯爱优选2019的免责条款已经算得上很少了。

4. 享有增额权和转换权

转换权可以理解为在投保第5年后,且被保人年龄在60岁前,可以免健康告知享受转换权益,能够把定期寿险转换成年金险或增额终身寿险,灵活性相对较强,用户提出来的年金险或增额终身寿险保险公司也会满足的。

保证增额权是指被保人发生人生大事的时候,在某等高校学业毕业,结婚成为父母,买房产可以适当的申请增加保额,增加保额的时候也会有限制的,不可以超过现保额的50%和现金价值100万。也没有等待期和健康告知,不过在保额增加的时候,对应的保费也会变多,能够满足不同的人群在不同的时期对保险保额需要。

劣势:

投保有限制:

若是选择投保祯爱优选2019,那么就要提前计算一下其他的寿险保额是否累积大于300万,大于300万不可以投保,小于300万才可以,实际上退休人员和待业/无业人员进行投保也是不能通过的,在孕妇生完孩子之后,只能两个月再选择投保。

整体来看,祯爱优选2019的优点非常多,需要缴纳的保费并不多,属于性价比很高的定期寿险。

如果这款产品还不能打动你,那市面上这10款寿险一定适合你:

以上就是我对 "信诚人寿的产品真的好吗"的图文回答,望采纳!

相关问答
保险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