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说保险

相互宝交三年好还是交六年好

269次 2022-05-16

谢邀!很多人都开始加入相互宝,相互宝分摊金额也随着人数的增加而不断地增加,虽然涨幅不是那么大吧,但是这年复一年,随着用户量越来越大,那么越来越多的金额将会被分摊掉。

相互保之前虽然答应,首年个人分摊总金额在188元以内,超过的部分,会由相互宝自己买单。

随着时间的变化此前“0元加入”、“最低0.01元分摊理赔金”等噱头,有很大可能会消失。

让我们来讨论一下相互宝的性质,来观察用户们的需求究竟是什么吧。

下面这篇文章里面都是重点,赶时间的朋友可以来浏览一下:

一、相互宝到底是什么?

首先我们需要重视的是,相互宝只是一种互助型保障计划而已,意思就是通过参与用户来筹钱,然后对出险的用户进行理赔。

假如参加相互宝保障计划的有100万人,其中出险的人数有100人,共需要1千万元的医药费,协议还规定要交管理费10%,即100万元,那么所需要的钱由100万人来分摊,每个人分摊的是11元。

针对这种情况,参与的用户越多,每个人分摊下来的钱从理论上来讲是越少的,但考虑到有较大的用户基数,所以出险概率也会相应增加,还是得具体计算分摊的金额。

通过学姐的研究发现,互相宝不仅有最高30万元的重疾保障,而且还有最高100万元的意外保障。

这么观察,相互宝的优势就直接显现出来了,那就是费用便宜。

但是,相互宝其实并不是那么便宜的,因为用户越来越多,病患人群的数字也在增长,个人需要承担的金额也在逐渐增长。

而且,相互宝还有不少暗藏的猫腻,学姐将在后文帮助各位分析更多内容。

二、相比商业保险,相互宝的缺陷有哪些?

我们需要明确,相互宝是不可能代替商业保险的。因为相互保的规则经常会变动,而它的保障能力也不是很稳定。

接着,让我们瞧瞧相互宝有什么缺点吧。

缺点一:不稳定

如果用户基数变少或平台运营出险问题的时候,可能相互宝就会突然的倒闭了,用户出险后极有可能拿不到赔付金。

此外,虽然相互宝的投保门槛低,这也导致一些人生病了也买保险。用户数量不停的上涨,出险几率也随之增大,相互宝分摊赔付款的稳定性会受到影响。

就是说,我们不能确定在别人出险的时候自己要交多少钱。

对于带病投保还不是很清楚的朋友,下面这篇文章千瓦不要错过:

缺陷二:保障内容不确定

相互宝的保障内容的任何改变都是因为平台的决策发生了变化,保障内容不确定性很高也是来源于这一点。

因为相互宝是非保险产品,保障内容也并不是在合同上清清楚楚地写出来的,随时都会因为平台而产生变动。

设想下,如果你不幸患病,而相互宝又刚刚好把该病症的保障撤销了,那你找谁理论呢?

缺陷三:保障内容缺失

和其他优质商业重疾险进行比较来看,相互宝只能够保障重疾,这一点保障内容是完全不达标的。

性价比高的的重疾险产品,不仅包涵了重疾、中症和轻症等基础保障,还包含了高发重疾二次赔、高发重疾保险金等保障内容。

拿癌症举例,作为高发重疾之一的癌症,复发率非常高,如若癌症的二次赔付金能够作为应对风险的手段,完全治好这项疾病的概率就变大了。

癌症二次赔付的重要性是不用多说的,对此有疑惑的朋友建议可以先看看这篇文章:

相互宝确实缺少最基础的保障内容,是不可能给到大家更全面、更好的保障!

缺陷四:保额不高

相互宝的重疾保额最多也就30万而已,这点钱在风险到来时,没有办法更全面的保护投保人。

要知道治疗一场大病可不是普通家庭能承受的,相互宝的保额都不够用于重疾治疗,更不用说身体康复费用以及因病耽误工作的补偿了,相互宝是万万达不到标准的。

重疾险能按需挑选保额,这个主要看被保人的需求,然后按照意愿选择,相互宝却不行,因此说,相互宝是不能替代商业重疾险的。

保额的挑选对商业重疾险来说也是有路子的,不熟悉的朋友可以看这里:

总之,相互宝还需改善,跟商业重疾险的缺陷相比要明显很多。如果你属于追求稳定保障的人群,建议您选择商业保险会更加安稳。

以上就是我对 "相互宝交三年好还是交六年好"的图文回答,望采纳!

相关问答
保险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