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说保险

在原先单位缴纳社保后 断缴了

455次 2021-07-31

很多人觉得,现在的90后在选择工作上不专一,跳槽率高,他们没说错,确实如此。

不得不说95后与90后在第一份工作的平均在职时间上是存在不小的差异,据领英数据显示,95后只有7个月,而90后有19个月。看来90后对社保知道的真的不多,是以他们时常跳槽。有个朋友妹妹最近裸辞了,安排自己休息一年去散散心。学姐简单的提一句,关于自己交社保属实是会贵很多。没想到,她一脸无所谓地回答我「为什么要自己交?断了就断了,等以后找到工作再交呗」我……

现在的年轻人呐,简直是心大。完全意识不到社保断缴之后的影响有多大。学姐选择就今天给年轻人好好科普一下有关社保断缴的问题,社保断缴有什么危害?我们该在换工作后对社保问题实施怎样的措施呢?什么是社保?社保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五险",它指用人单位给予劳动者的几种保障性待遇的合称,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五险缴纳额度根据每个地区的规定,分别从单位的单位银行账户和员工的工资中直接扣除一部分。不管身处哪里,企业缴费的比例都会比个人缴费的比例高。公司为员工缴纳的比例为:16%+10%+0.8%+0.8%+0.8%=28.4%员工个人缴纳比例为:8%+2%+0.2%=10.2%假如你的工资是每月6000元,每月社保账户就有2316元,其中近7成是公司为你承担的。

所以,交社保费的时候该心疼的不是你,而是公司。

清楚的了解了缴费比例后,这样的问题就会被问到,自己的工资和别人工资相比,前者一千一个月,后者好几万一个月,这两者的差距是不是非常大?

是的。所以为了减少各地区的差距,每个地区纷纷都发布「社会保险最低/最高缴纳基数」。

以2020年广州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例:

最低缴纳基数为本市现行最低工资标准2100元;

最高缴纳基数为本市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即30876元。

如果一千元是你一个月的工资,那么关于职工养老保险的缴纳问题上还是有根据最低缴纳基数来。也就是公司帮你交2100元*16%=336元;自己交2100元*8%=168元。

同理,如果一个月的工资是好几万这样的数字,就要以最高标准算。

假如你的工资既不会很高,又不会很低,刚刚好在缴费基数中间,那你的社保缴费基数就相当于你的实际工资。

不过有的公司很鸡贼,会把员工基础工资定为最低缴费基数,剩下的钱以补贴、保密费、各种神奇的名义发放给你,就是为了少交点钱。

千万不要以为这样自己到手的也变多了不亏,其实亏大发了。

社保统筹基金的钱少交了,就是因为公司把这笔钱以各种名义发给我们了。这笔钱在很多地方都能用上,比如生病、买车租房。

社保断缴的危害?

医疗保险断缴人吃五谷杂粮,身体有小病小痛很常见。在看病时医疗保险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所以断交的话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无法报销医药费医保从断缴后次月起就停止了报销的功能。

不过医保卡里面个人账户的钱还是可以继续使用的,不会因为断交就给你清零。

其次,在退休前,医保的累计缴费年限需要达到当地设置的最低缴费年限标准,在退休后不用继续缴费,也能拥有职工医疗保险报销的资格。

如果中间如果经常断缴,有可能到退休的时候,累计缴费的时间还不够。

这种情况是没办法在退休后免费享受医保报销的。

  报销上限会降低通常情况下,医保连续缴费的时间越久,每年能报销的上限就越高。譬如连续交半年的人,每年报销上限是50万,刚交了两三个月的人,报销上限就是10万。要是中间有3个月以上断缴,那么连续缴费时常则需要从头开始计算。

  买房买车、积分入户要是考虑定居在某个城市,那么老生长谈的问题就是买车买房。要想买车买房摇号,就必须过社保缴纳期限这一关。举个例子,上海先前就规定了不是上海户籍,就需要连须缴满5年的社保,这是能够被允许在上海买车摇号和买房的条件。在北上广深等其他地方,像这样的规定也有。如果断交,那么缴纳时长就要重新计算了。

  买商业保险保费会上涨有医保,部分商业保险更便宜。大家购买的百万医疗险大概分为两种,一种适合有医保的人进行购买,价格也比较低,没有医保的人,比较适合这种价格比较昂贵的。有医保和没有医保,在报销时数据比例也会有所不同。医保断缴对我们影响很大,请大家尽量不要断交。

公积金断缴公积金是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的,帮助大家共同买房的存款基金。

你可以认为是大家共同出的部分钱是积存的储蓄金,大家一起在买房的时候可以申请享受到更便宜的房贷。住房公积金贷款是我们能借到最便宜的贷款了,商业贷款的70%左右就是它的利率。不过想要申请公积金贷款要有连续公积金缴纳数据记录证明,具体每个城市的要求稍微有点不同。假如中间断交的话,就不行申请这个贷款了。

养老保险断缴据养老保险的规定,退休后领取养老金是需要年限累计够15年。

养老保险的原则就是“多缴多得”,缴费基数越高、年限越长,退休时领取养老金也越多,要是中间断缴,后续的待遇也会有变化。如果到退休时没缴够15年社保,可以选择延长缴费至15年、转为居民养老保险或者一次性领取个人余额。三种选择优先顺序为:延长缴费至15年>转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次性领取个人余额社保属于基础投资,从回报率来说,第一种选择无疑是回报率最高的,领取到的养老金也是最多的。但是第三种选择,是一次亏损的投资。就是将自己缴纳的那部分余额领取掉,那么之前单位缴纳的那部分养老保险就会给到国家,所以说会亏本。

生育保险断缴生育保险是夫妻双方里某一方连续缴纳满某个期限,在妻子分娩或是计划生育手术一年内,会将生育医疗费用进行报销。普遍包含了产前产后检查、顺产或者剖腹产费用等,报销多半的费用,然后还有相应补贴。有很多城市,对这个福利提出了限制条件,在生孩子之前,要连续缴纳9个月,或者累计交满一年。一旦中途断交,没有完成该地要求,就不可以报销。因此,怀孕期间不要冲动辞职。生完孩子报销完再提辞职也不迟呀。

失业保险、工伤保险断缴失业保险,按照名字就能理解是用来保障失业风险的,领取有三个约束条件:

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累计满一年的;

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已经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而对于工伤保险而言,它的保障仅限于工作期间(包括上下班途中),因为意外或者职业病等造成暂时或者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甚至不幸身故,都可以从工伤保险处得到补偿。假如你在公司工作,这两项保障就不会断交。倘若你辞职了,那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也派不上什么用场了。所以断交也不用太担心。

辞职后社保该怎么处理?

裸辞或自由职业现实生活中,多的是像我朋友妹妹这样的年轻人,一时裸辞一时爽,一直裸辞一直爽,对社保的问题根本就不上心。

这是非常吃亏的,社保是国家给我们的补助,社会主义社会羊毛了,错过就亏大了。假如你有当地户口,裸辞后居民医疗和居民养老保险还是可以自己去社保局缴纳的。或者以“灵活就业人员社保”,也就是无固定工作的身份去缴纳职工医保和养老保险,退休后的待遇和正常员工一样,但需要自己承担“单位+个人”的所有缴费。

要是你不是当地户口,那就被限制自己交不了社保(也有个别地方例外),可以让熟人公司或者社保代缴机构来援助你。这同样需要自己承担“单位+个人”的所有缴费。有一点特别关键,找代缴机构的话,因为没有建立真实的劳务关系,风险不可控,在选择时要谨慎一些。

换省市工作假如你不想再留在北上广深了,而是想回归三四线老家做事,那就需要办社保迁移了。大概流程如下:登录社保局官网,提交转出申请;

申请通过后,去社保局打印《参保缴费凭证》;

把《参保缴费凭证》交给新单位,办理转入。

在迁移之后,之前缴纳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的年限就可以累计计算了。每个城市的办理流程和所需资料可能会有点不一样,这里提醒大家可以提前拨打社区热线:12333咨询一下。

同城市跳槽

假使换工作但没有离开这个城市,那么只要在新单位把社保衔接上就可以了。

怎样才能更好的无缝对接呢,最好交完当月社保后离职,在下个社保缴费日进入新单位。

常见问题解答

最后一部分,解答一下最近读者问的比较多的问题。假如你还有其他个例问题,可以在评论区评论~

如何查询自己的社保情况登录自己所在市的社会保障局网站或拨打统一社保咨询电话12333咨询。

况且,支付宝城市服务以及地方城市官方微信公众号也是很方便的查询方式。

满足失业金领取条件,可以领多少钱?领多久?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有以下规定:

缴费1~5年,最长领12个月;缴费5~10年,最长领18个月;缴费10年以上,最长领24个月。每月领取的失业金,各地都存在差异,大致是失业保险关系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的70%到90%。辞职出国工作,社保如何处理?养老保险的处理你可以选择提取或者不提取,提取就个人部分提取,不提取回国交15年也可以拿到统筹后的退休金。

公积金只能选择两个方式:你可以选择选择全额提取住房公积金或者是封存的同时将社保转为个人缴纳,但这些的前提是你的户口是本地籍的。非本地户籍或者本地户籍的话就跟随自己的意愿,考虑断交,公积金从此以后就没有了。单位不交公积金,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可以到公积金中心稽核部门申诉,公积金不属于劳动争议范畴。

同时缴纳了职工社保和新农保,退休时可以同时享受吗?中国的社保目前有两种体系:一种是职工保,另一种则是居民保。居民保包括了新农保在内。这两种进行同时缴纳但不能同时享用,当退休的时候可以将两者合并。

必须提醒的是,职工社保的退休及其他保障远远大于居民社保。

想要充分了解社保知识,光看这篇文章可不够!如果你依旧对社保知识存在疑惑,可以找学姐进行详细咨询-关注【学霸说保险】公众号 ,里面有全网最全的社保类知识,帮助你充分利用社保福利,省一大笔钱!

以上就是我对 "在原先单位缴纳社保后 断缴了"的图文回答,望采纳!

相关问答
保险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