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说保险

2017深圳社保交多少

237次 2022-03-09

“学姐,我只有社保卡没有医保卡,是不是就不能报销医保了?”

“学姐,社保卡跟医保卡区分大吗?它们就是一张卡是吗?”

“学姐,社保卡是不是单单只有失业金养老金领呀?”

......

有个朋友去医院看完病后跟学姐抱怨道五险一金明明自己都有买到报销却不能用,太赔本了。学姐听完有点摸不着头脑,提问道:

“你有社保卡啊,为啥不能报销?”

小伙伴:“不都是用医保卡报销医保吗?难道社保卡也可以?”

学姐:“???”

不问我还不清楚,竟然很多小伙伴对社保卡与医保卡的关系与区别都不懂,更不知道社保卡除了领养老金失业金之外还有哪些功能。

随学姐往下看,这篇文章想必你看了,你就会弄懂社保卡里的门门道道的。

社保卡与医保卡

社保卡与医保卡不是同一张卡,两者之间属于包含关系。

社保卡:全称社会保障卡,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规划,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面向社会发行,用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业务领域。

换句话说就是包含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等功能,并且还能作为金融借记卡使用。

医保卡:全称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专用卡,以个人身份证为识别码,由当地医保部门统筹制发,由当地指定代理银行承办。

医保卡只包含医保功能,只能用来享受医保待遇。

现在很多地方,一张社保卡已经包含了医保卡和社保卡的所有功能,即医保卡已经并入到社保卡中了,更加方便居民使用了。但在部分地区,仍然实行社保卡、医保卡两卡分用制度。

所以如果你发现有些地方没有医保卡,有些地方还有,那是当地政策制度的原因,而非学姐讲得不对哦。

社保卡与医保卡的具体差别,被学姐用图的形式概括了出来,更加清晰的表达了它们的差别:

如果携带社保卡给你带来不便,那么,如果我们需要在微信或支付宝上申请电子社保卡,那么我们可以按照下面步骤进行操作: 微信→支付→城市服务→五险一金栏目→社保→电子社保卡→输入信息→绑定

或在支付宝→城市服务→选定当地城市→办事大厅→社保→在线服务→电子社保卡→输入信息→绑定

电子社保卡与普通社保卡功能完全一致,但电子社保卡有一个优点,那就是不用再担心把卡弄丢,为了方便,建议大家都绑定上,这样也是方便我们知道社保卡绑定的定点医院是哪些,就可以直接打开看了。

社保卡的操作
社保卡其实有包含了医保卡的所有功能,还有领取养老金和失业金,社保卡能做的事情太多太多,这些只是其中一些而已。

充当电子凭证

社保卡可作为我们办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参保登记、工伤认定、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等业务的电子凭证。

意思就是,我们可以把社保卡当身份证用,并且还能通过社保卡,享受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和就业服务、社保服务、人才服务、出入境申请预约、公积金、参保登记、缴费申报、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医疗费用报销等等。

在完善个人读书信息后,图书馆的借书卡还能用社保代替。

我国有一些可以利用社保卡乘坐公交车的城市,社保卡能够替代公交卡使用,这样会有一个不是很好的因素,就是跟容易丢失,所有学姐不建议你这么干:)

信息记录与自助查询

社保相关业务信息跟我们的个人基本信息在社保卡里都会有记录,{这些信息会以电子文件的形式在社保卡系统里形成证件副本,以便于我们更好的使用以及查看相关信息。

我们可以通过自助服务机或者当地App、公众号,查看社保卡上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权益,并办理相关业务。

充当银行卡

一般会把社保卡分为两个账户,一个医保个人账户,一个金融账户。而金融账户的设立就是为了方便我们实现各类费用的缴纳以及待遇的领取的。

可缴纳各类社会保险费用,还可以领取各项社会保险定期待遇和一次性待遇、报销费用等。并且还支持存取款、转账、代收代付等业务的办理。

说白了,社保卡相当于是张银行卡,我们办理存取款、转账、代收代付等业务的话不仅可以直接用社保卡的银行账户来操作,还能用社保卡缴纳水电费、网络费、燃气费、物业管理费等。

不过,贷记的话目前还不能使用社保卡。

在我们购买五险一金之后提供给我们的,例如养老金、失业金、生育津贴等的社保待遇,也可以直接用我们这张“银行卡”来收款,在相关的网点进行转账、消费都是被允许的。

购买商业保险

有些省市地区,居民们刷社保卡购买保险也是被当地社保局允许的,但就目前而言,该项政策的要求是很多的,要是要刷社保卡对保险进行购买,这些条件必须需要满足:

  有医保卡个人账户

医保分为职工医保与居民医保。

由于职工医保缴纳的费用会去到两个账户:

个人缴纳的部分会被收纳进社保卡中的医保个人账户中;公司缴纳的部分进入国家医保统筹基金。

而对于居民医保来说,尽管每个地区价格不尽相同,但大概个人只需每年缴纳200元。所以这200元会直接进入国家医保统筹基金。

也就是说,不交职工医保是没有个人账户的,要想购买保险,只有缴纳了职工医保的社保卡才能使用。

  社保卡个人账户中的余额足够多

假如这个城市可以用社保卡购买保险,绝大部分都要求社保个人账户的余额达到一定条件才可购买。

比如浙江要求月超过4000的部分才可以用;无锡要求余额超过3000的部分才可以用,且每年限额2000元。

这其实很好懂,支付医药费、看病的钱可以用社保卡个人账户余额进行支付,如果因为买保险而花光的话那就得不偿失了。

  能购买的保险产品有限制

购买哪个险种是有条件限制的,目前大多数城市可投保的险种都集中在医疗险、重疾险、意外险上。

使用社保卡去购买保险时,购买的方式和普通情况还是有些不一样的地方。大多数时候我们直接拿着社保卡跟身份证去保险公司购买就可以了。

在少部分地区(比如上海),也可通过社保指定的网上渠道,直接绑定社保卡购买。或者在网上投保后,携带保单、发票、社保卡去当地社保窗口办理报销即可。

社保卡相关答疑

社保卡能不能外借?

学姐认真且严肃地说:小病小痛不在意,大病是绝对不可以的。

不管是谁使用了社保卡,我们名下的医疗记录都会被记下,若此时准备购买保险,保险公司是会调查我们的医疗记录的。

假如我们把自己的社保卡借给了身边患大病的人,这就大大增加了我们在投保时被拒保的可能,极有可能为日后的理赔造成一定影响。

虽然部分保险产品可以对其核保,但是,只要我们不把社保卡借给别人,这样烦恼就不存在了,不能因为有的产品会提供核保我们就不继续关注,到最后麻烦的还是我们自己。

社保卡丢了如何挂失?
假如你在上学,丢了社保卡,不用担心,你就告诉学校,学校会包办所有。

如果你是个上班族,把社保卡弄丢了,这问题不大,跟公司说一声,公司不会坐视不理,它会为我们办理的。
如果你只是普通居民然后把社保卡丢了,拿着身份证/户口簿去社保服务网点挂失,然后带着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到社保网点填写《申请单》,领取《领卡证明》。
最后在15个工作日后带上本人身份证、《领卡证明》、20元制卡费到社保网点领医保卡。

医保在老家,但我长期在外工作怎么办?

最优的选项是,学姐给你个小建议,就是取消掉老家的医保转而办理工作所在地的职工医保。因为异地使用医保,存在很多问题:

✦ 社保卡异地报销只限于住院,门诊急诊只有部分城市才有;
✦ 能报销哪些药品取决于你就诊地的医保政策,但能报销多少钱取决于参保地;
✦ 如果办理了异地就医备案,则参保地医保报销资格可能会取消,也可能不取消,甚至可能需要取消备案后才能用。

如果必须要在异地长期使用社保卡,来看这份攻略:

长期异地就诊,需要先去参保的社保中心备案,带好本人身份证、社保卡、异地长期居住证到社保中心填写《异地就医登记表》,审批过后就可以带着社保卡去医保跨省异地联网结算系统里登记的医院就医了。
具体哪些医院在系统里,可通过登录si.12333.gov.cn(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查询,或拨打社保服务热线:12333。

国家让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了社保这一个很好的福利 ,与之相联系的社保卡更是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的方便和实惠。

社保要好好缴纳,要对社保卡的具体功能做一个研究,把其中国家给予我们的许多隐形福利与便利好好的利用起来,才能使社保的利益最大化,生活更加美好。

学姐感觉社保保障的综合性价比高,让我们个个“有病能医、有钱养老、有钱买房”,但时下社保仅仅是让我们都“有白粥喝”。

提到医保,纵然它有大多数商业医疗保险没有的优点:当月交了医疗保险,次月就能用;生病之后也可投保;无条件续保;续保满15或25年即可保障终生。

然而医保也要受到起付线、封顶线、报销比例、医保三目录等限制,医保是不给住院花费很高的投保人报销的,医疗费只有在高于起付线、低于封顶线的情况下才能按比例报销,其中每个城市的报销比例是不同的。
在医保明确规定的用药、服务、诊疗项目范围之外的不能享受医保报销,只有在这范围内才可以报销。
如果我们被病魔缠身,需要花几十万才能治好,要想治病,只能用几千上万一瓶的药,医保的作用微乎其微。

而商业医疗险虽然没有社会医疗险那么多的优点,买了之后等待期没过还不能生效;投保的时候不能生病;续保的条件比较严格;想要保至终生是要交高昂的保费的。
但是对比社会医疗险,商业医疗险有更高的保障额度,和更全面的疾病保障,用药、服务、诊疗项目上的限制也没有,而且社保报销完后,能把余下的部分都报了。
这对社会医保“大病无力、无能”的空缺做了一个弥补,相互补充,使得小病有社会医保,大病有商业医保。
若想踏实地对待生活,只有让社保与商保独特且更加强力的保障功能结合起来,形成更为稳妥的社保与商保的双保障模式。

想要充分了解社保知识,光看这篇文章可不够!如果你依旧对社保知识存在疑惑,可以找学姐进行详细咨询-关注【学霸说保险】公众号 ,里面有全网最全的社保类知识,帮助你充分利用社保福利,省一大笔钱!

以上就是我对 "2017深圳社保交多少"的图文回答,望采纳!

相关问答
保险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