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说保险

企业社保最低交多少钱

319次 2021-08-01

“学姐,我只有社保卡没有医保卡,是不是就不能报销医保了?”

“学姐,社保卡跟医保卡怎么知道它们的不同之处呢?它们是同一张卡吗?”

“学姐,社保卡里难道只有失业金养老金吗?”

......

有个朋友去医院看完病后跟学姐抱怨道五险一金明明自己买了可是不能报销,太不值得了。学姐听完之后倍感迷惑,问道:

“社保卡你不是有吗?怎么不能报销?”

小伙伴:“医保报销并非都只用医保卡吗?社保卡也行?”

学姐:“???”

之前都不知道,社保卡与医保卡的关系与区别很多小伙伴都不懂之间的关系,更不知道社保卡除了能养老还能干吗。

学姐带大家看看这篇说社保卡的文章,看完你就会懂社保卡里的门门道道。

社保卡与医保卡

社保卡与医保卡不是同一张卡,两者之间属于包含关系。

社保卡:全称社会保障卡,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规划,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面向社会发行,用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业务领域。

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等这些保险的功能也都是在它的范围内,甚至也可以当成是金融借记卡进行使用。

医保卡:全称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专用卡,以个人身份证为识别码,由当地医保部门统筹制发,由当地指定代理银行承办。

医保卡不是万能的,它只有医保功能和医保待遇。

以前需要带两张卡才可以办完的事,现在只需要一张卡就可以实现了,在很多地区,医保卡中的所有功能已经并入到社保卡中了。但社保卡,医保卡两卡分用制度在一些地方仍然在实行。

所以如果你发现有些地方没有医保卡,有些地方还有,不要怀疑学姐是不是讲错了,而是你并不够了解当地政策。

社保卡与医保卡的具体差别,被学姐用图的形式概括了出来,更加清晰的表达了它们的差别:

携带社保卡可能会让你觉得麻烦,下面展示的操作就是我们在微信或支付宝上申请电子社保卡的详细步骤: 微信→支付→城市服务→五险一金栏目→社保→电子社保卡→输入信息→绑定

或在支付宝→城市服务→选定当地城市→办事大厅→社保→在线服务→电子社保卡→输入信息→绑定

电子社保卡与普通社保卡功能完全一致,但电子社保卡有一个优点,那就是不用再担心把卡弄丢,所以学姐建议大家都绑定上,之后偶尔要查询绑定的定点医院时,我们可以点开社保卡,直接打开之后,我们就可以看到的。

社保卡的操作
除了涵盖了医保卡具有的所有功能以及领取养老金、失业金之外,我们看到的社保卡能够做到的事情,实则还有很多。

充当电子凭证

社保卡可作为我们办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参保登记、工伤认定、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等业务的电子凭证。

意思就是,我们可以把社保卡当身份证用,并且还能通过社保卡,享受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和就业服务、社保服务、人才服务、出入境申请预约、公积金、参保登记、缴费申报、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医疗费用报销等等。

社保还能充当图书馆的借书卡,只要你添加了个人读书信息。

我国有一些可以利用社保卡乘坐公交车的城市,公交卡可以用社保卡代替,这样很容易弄丢,学姐不建议你这么干:)

信息记录与自助查询

因为相关的规定,社保卡会记录许多我们的重要信息,比如我们的个人基本信息以及社保相关业务信息,{这些信息会以电子文件的形式在社保卡系统里形成证件副本,方便我们查看、使用。

我们可以通过自助服务机或者当地App、公众号,查看社保卡上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权益,并办理相关业务。

充当银行卡

社保卡账户里是有两个关联账户的,一个医保个人账户,一个金融账户。其中,金融账户可以实现各类缴费以及待遇的领取。

缴纳社保,除了可以各项社会保险定期待遇和一次性待遇、报销费用。并且还能够办理存取款、转账、代收代付等业务。

一句话来说,社保卡就等同于银行卡,社保卡的银行账户不光可以直接为我们办理存取款、转账、代收代付等业务,社保卡还提供了缴纳水电费、网络费、燃气费、物业管理费等的功能。

但是,贷记的话现在还不能借助社保卡来操作。

我们在缴纳五险一金后可以享受的养老金、失业金、生育津贴等社保待遇,也可以直接用我们这张“银行卡”来收款,在相关的网点进行转账、消费等操作都是可以的。

购买商业保险

有些省市地区,居民们刷社保卡购买保险也是被当地社保局允许的,但目前来说的话,这项政策限制还是很多的,若购买保险要是通过刷社保卡的话,我们一定要满足这些条件:

  有医保卡个人账户

医保分为职工医保与居民医保。

因为职工医保缴纳上来的费用会流入这两个账户:

社保卡中的医保个人账户将会存储个人缴纳的部分;公司缴纳的部分会被存储进国家医保统筹基金。

而居民医保只需要个人每年缴纳200元(不同地区价格不同,这里只做大概),并且这200元会直接被归为国家医保统筹基金里。

也就是说,不交职工医保是没有个人账户的,要想社保卡购买保险,只有缴纳了职工医保才可以。

  社保卡个人账户中的余额足够多

在可以用社保卡购买保险的城市,如果社保卡的个人账户余额达不到一定的金额,是不可以购买的。

比如浙江要求月超过4000的部分才可以用;无锡要求余额超过3000的部分才可以用,且每年限额2000元。

这其实很好理解,社保卡个人账户的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拿来支付医药费、看病的,如果因为买保险而花光的话那就得不偿失了。

  能购买的保险产品有限制

有的险种不是自己想买就可以购买的,现在大多数的地方都可以投保的险种集中在医疗险、重疾险和意外险。

不过有时候当我们用社保卡购买保险时,购买的方式和普通情况还是有些不一样的地方。很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拿着社保卡和身份证就可以去保险公司购买了。

有一些地区可以在绑定社保卡后购买,其中渠道需要是社保指定的网上渠道。选择网上投保之后,想要进行报销时,拿着发票、保单、社保卡即可去社保窗口办理了。

社保卡相关答疑

社保卡能不能外借?

学姐认真且严肃地说:小病小痛关系不大,大病绝对不行。

无论谁用了社保卡,均会直接标在我们自己的医疗记录名下,我们若想买份保险,保险公司按照流程会调查我们此前的医疗记录。

如果我们因为有家人、朋友得了大病就把自己的社保卡借了出去,那很有可能让我们在购买保险时会被拒保,更有可能引发理赔纠纷。

虽然有的保险产品是会提供核保的,但是,如果我们不外借烦恼就不会到我们头上,不能因为有的产品可以核保就把我们警惕的心放松下来了,到头来麻烦事还是我们自己处理。

社保卡丢了如何挂失?
假如你在上学,丢了社保卡,不用担心,你就告诉学校,学校会包办所有。

如果你是个上班族,弄丢社保卡的没什么太大关系,跟公司说一声,公司不会坐视不理,它会为我们办理的。
如果你是作为普通居民把社保卡弄丢了,拿着身份证/户口簿去社保服务网点挂失,然后带着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到社保网点填写《申请单》,领取《领卡证明》。
最后在15个工作日后带上本人身份证、《领卡证明》、20元制卡费到社保网点领医保卡。

医保在老家,但我长期在外工作怎么办?

最棒的方法是,学姐提议你把注销掉老家的医保,在你工作的地方办理职工医保。因为异地使用医保,存在很多问题:

✦ 社保卡异地报销只限于住院,门诊急诊只有部分城市才有;
✦ 能报销哪些药品取决于你就诊地的医保政策,但能报销多少钱取决于参保地;
✦ 如果办理了异地就医备案,则参保地医保报销资格可能会取消,也可能不取消,甚至可能需要取消备案后才能用。

假如就是要在异地长期使用社保卡,收好这份攻略:

长期异地就诊,需要先去参保的社保中心备案,带好本人身份证、社保卡、异地长期居住证到社保中心填写《异地就医登记表》,审批过后就可以带着社保卡去医保跨省异地联网结算系统里登记的医院就医了。
具体哪些医院在系统里,可通过登录si.12333.gov.cn(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查询,或拨打社保服务热线:12333。

国家给予了我们很多社会福利,社保就是其中之一 ,与之息息相关的社保卡更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实惠。

要认真对待社保的缴纳,关于社保卡的具体功能需要我们打起十二分精神对待,不要忽视其中国家给我们提供的许多隐形福利与便利,充分发挥其价值,让生活多了一份保障。

在学姐看来,社保保障的全面性价比没得说,保障我们每一个人能够“有病能医、有钱养老、有钱买房”,终究社保只是让每人都“有白粥喝”。

说到医保,尽管它有许多优点是商业医疗保险没有的:当月交了医疗保险,次月就能用;生病之后也可投保;无条件续保;续保满15或25年即可保障终生。

但是医保的报销同样有起付线、报销比例、医保三目录、封顶线等限制,就是说如果住院了的话花太多钱不能报销,只要在起付线和封顶线范围内,医保就能给按比例报销,并且不同的城市报销比例都是不一样的。
只有在医保明确规定的用药、服务、诊疗项目内,才能报销,不在范围内的自费。
万一我们得了需要几十万才能治好的病,除了用几千上万一瓶的药治病,没有其他办法的时候,医保的作用就很小了。

商业医疗保险虽然存在很多缺陷,买了之后等待期没过还不能生效;生病时就不拥有投保资格了;续保条件严格;如果要选择保到终生的话花费很高。
但是要和社会医疗险一起比的话,商业医疗险赔偿金给的更多,疾病的保障方面也做得更好,用药、服务、诊疗项目上的限制也没有,而且用社保报销后还有的部分,也能通过它全部报销。
这对社会医保“大病无力、无能”的空缺做了一个弥补,相互补充,使得小病有社会医保,大病有商业医保。
若想自在地生活,需将社保与商保联合起来,充分发挥其保障功能,从而形成了社保为基础,商保为补充的双保障。

想要充分了解社保知识,光看这篇文章可不够!如果你依旧对社保知识存在疑惑,可以找学姐进行详细咨询-关注【学霸说保险】公众号 ,里面有全网最全的社保类知识,帮助你充分利用社保福利,省一大笔钱!

以上就是我对 "企业社保最低交多少钱"的图文回答,望采纳!

相关问答
保险标签